最近有兩位比較好的女性朋友因為子宮肌瘤的問題開刀,讓辛西亞小姐開始注意關於子宮肌瘤的議題。才發現,原來子宮肌瘤是女性骨盆腔最常見的良性腫瘤,在生育年齡女性中,發生比例約為20-30%。雖然比例不算低,但是真正需要治療的不到一成,更不用擔心這種腫瘤有惡性的轉變,因為只有不到千分之五的機率是惡性的,且大多發生在更年期之後。一般而言,大多數的人並不會有任何的症狀,或是症狀並不明顯。常見的症狀除了月經量多外,還可能會有骨盆腔的慢性疼痛,如經痛、性交疼痛等。若是肌瘤太大以致於壓迫到膀胱或直腸,可能造成頻尿、解尿困難,或便祕等症狀。
子宮肌瘤需不需要開刀?
大多數病例都不須開刀,但是需要密切追蹤觀察;如果有經血量或經痛的症狀,則可以先以藥物治療。若症狀持續無法改善,以目前的作法,最終可能以手術之方式來解決。由於手術具有一定的風險,對於許多女性來說,往往造成心理上的恐懼以及住院帶來的不便。現在則可利用磁振導航超音波的技術,以無傷口、免開刀的方式去除肌瘤。
磁振導航超音波技術
在傳統上大家對於超音波的觀念,大多停留在只是一種診斷疾病的方法而已。然而早在1950年代,醫學已經開始利用超音波能夠產生熱能的原理,來治療神經性的疾病如腦瘤、中風患區溶解血塊等。所利用的原理就如同利用放大鏡將太陽光聚焦在一點上,可以將熱能收集到產生一定能量,在溫度60-90℃下,以燃燒的方式將腫瘤溶解。但因為光是以超音波的熱能,無法有效定位,因此發展出利用核磁共振(MRI)來輔助定位,更能精準地將腫瘤細胞在高溫狀態下凝固壞死,達到無創口之熱切除手術。
以磁振導航超音波手術治療前,會建議先以鎮靜劑及止痛藥來幫助病患放鬆。以舒適趴臥的方式,進入核磁共振的掃描儀來治療。整個治療過程大約3至4小時,依肌瘤大小可能會有些許不同。過程中病患大多數是清醒的,身體上會以尿管輔助導尿,因此可以很輕鬆地待在檢查室裡。術後在醫院觀察1小時後即可離去。由於這種治療方式能提供最精準之治療,不影響周圍正常組織,不受限於治療區域大小,也不限於重複治療之次數,更無放射性及累積劑量的不良效果,且無傷口,恢復快,不影響日常生活,因此明顯優於傳統手術之方式。然而,超音波經由體表穿透,將熱能傳送至子宮肌肉層內,因此可能會有輕微皮膚灼傷、腹部疼痛等副作用;曾有案例報告,做完此種手術後可能有噁心、發燒或尿路感染的跡象,但通常不嚴重,治療幾天後便可痊癒。
磁振導航超音波手術目前已經廣泛應用在許多疾病上,如乳房、攝護腺、胰臟、肝臟等部位之腫瘤。由於沒有傷口,且以非侵入性、門診方式進行,更沒有輻射的問題,因此其發展潛力無窮,未來應該是現代醫學的主流!
磁振導航超音波技術費用
因為磁振導航超音波機器造價昂貴,加上健保沒有幾付,因此民眾需自費約20萬元,算是一筆較大的醫療支出,不過也是治療子宮肌瘤另一種新的選擇。
如何預防子宮肌瘤?
要預防子宮肌瘤,應注意飲食的結構,避免暴飲暴食和偏食挑食,多吃清淡的食物以及五穀雜糧,堅持低脂肪飲食,多吃營養豐富的干果。在生活中要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,不要過多憂慮,保持愉快的心情。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過度,增強自身的抵抗力,減少疾病侵入。
辛西亞小姐認為,注意飲食真的很重要!因為兩位因為子宮肌瘤開刀的朋友,一個有體重過重的問題;一個是平常以甜飲料代替水,雖然兩位朋友開刀後經過一段時間休息都無大礙,但是後續都非常注意飲食問題,像是吃清淡食物、多吃莧菜、多喝水等。
資料參考來源: